質量就是國人意識精華----易經中的陰陽,既相互依賴又彼此獨立,須彼此平衡且缺一不可!否則事物自身將以解體而告終.在這相互平衡的交替轉變過程中,有效的“工藝”方法起到了輔助作用,以維系平衡讓事物長期存在質量被割裂了。是的,質量被割裂了,被切分為質和量,質歸質量,量歸制造。 有質才有量,有量質才有有意義。為什么會分開?
不知道質量這個詞語在中文里是怎么被造出來的,很佩服他,因為在造這個詞的時候將量藏在了質里,如果是古漢語的話,估計會被直接翻譯為質,盡管大家都把它當質講,忽視了量。
質與量經常打架,就像朝鮮和韓國,即使不打,也不會和好,悲哀的是,我在板門店,我是一個工藝工程師。
質與量的結合是通過工藝實現的,工藝就是那條三八線,維系著系統的平衡性,在保證質的前提下保證量。
工藝是可變動的,我們只是為了保證系統的穩定性宣稱其不可變,但其本質上并不存在唯一性,因為工藝必須兼顧質與量。
質的要求是一個范圍,工藝也是一個范圍,能達到要求的工藝都是好工藝,我們只是從中找一個量最大的。我們是制訂者,也是選擇者。
那么工藝是怎么選擇的呢?大家可能都會下意識的認為要看哪邊更強勢,交貨期緊的時候制造強勢些,一切為量讓路,交貨期寬松的時候質量強勢些,什么都不能降低質的標準。其實,問題的根本在于利潤。有利潤,系統才有意義,沒有利潤,一切都是浮云。
利潤的穩定在于工藝的穩定,工藝的穩定在于系統的穩定,系統的穩定在于其內部的平衡,在于這個體系的最初設計,所以,質量是設計出來的,利潤也是設計出來的。產品設計、過程設計,互相彌補,互相促進,完美的產品需要完美的過程,不完美的產品需要更完美的過程。
為什么產品成本中財務成本很高?因為我們的一切行為都應該以利潤為標準,財務部是作為高于一級部門的超級部門存在的。質量被割裂,又以工藝為紐帶,以利潤為粘合劑,連在一起,這就是我們的體系。
上一篇:ISO9001認證
下一篇:ISO14001認證
|